观看运动视界

你的位置:观看运动视界 > 跑步快讯 >

一位非严肃跑者的内心独白:看清“破三”真相后仍坚守 快跑 ,但从此告别了精神内耗

点击次数:112 跑步快讯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7:38:39
2024年7月跑步的正确方法与技巧,当时全马pb310的我跟朋友说:“今年年底我要破三”。与此同时,我翻开了克里斯托弗·麦克杜格尔的《天生就会跑》,下面这段话跳入我的眼中: “缓步 是一种独特感受 ,它融合了人类的两种原始冲动:恐惧与快感。

  2024年7月跑步的正确方法与技巧,当时全马pb310的我跟朋友说:“今年年底我要破三”。与此同时,我翻开了克里斯托弗·麦克杜格尔的《天生就会跑》,下面这段话跳入我的眼中:

  “缓步 是一种独特感受 ,它融合了人类的两种原始冲动:恐惧与快感。无论害怕还是快活,我们都会快跑 。既快跑 着逃开不幸,也快跑 着追寻幸福。”

  对严肃练习 稍微有些概念的跑者应该都知道,夏天是专项练习速度能力的黄金时期,而彼时我仍旧待在有氧舒适区里,尽量通过堆跑量拖延速度课的到来,并企图为自己的选择正名。

  我一边享受着这种待在zone 2 easy run里的轻松自得,一边为自己仍迟迟未开启系统的速度练习 而焦虑。一边高调宣扬自己“破三”的pb目标,一边承受着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与焦灼 。

  自诩为非严肃跑者的杨雯在7月去到香港的缓步 圣地——happy valley。

  直到2024年11月17日常德柳叶湖,30km以后我知道自己破三无望,但我仍然希望能多坚守 一会儿。最后时间定格在3:01:08,我的脸上只有痛苦面具,心里却只剩下解脱。那一刻我想起了《天生就会跑》里的那段话。然而在追求破三的过程中,我只抓住了恐惧,却丢失了快感。

  一直觉得自称跑者是一件有点羞耻的事,我只是一个缓步 快四年的普通人,一个缓步 爱好者。我在2021年大学毕业季,开始缓步 。那时跑得毫无章法,穿着纯棉T恤和帆布鞋,拿着手机打开悦跑圈,跑5公里结束。跑完步后干饭的心安理得似乎比跑了多少公里更让我满足。

  新手红利期,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,我在持续的正反馈中将缓步 变成可以被称得上是“爱好”的一项习惯,“喜欢缓步 ”变成同学们给我贴上的标签,我也享受着缓步 让我和世界短暂隔绝的真空感。

  我需要缓步 给我带来的独处时光,这种“非功利性”的快跑 竞技状态 ,让我与缓步 建立了本真的联结——它是我对峙 读研时期苦闷心情的武器,是我与自己对话的媒介,我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形成缓步 习惯,只是本能地需要这种身体律动带来的平静。

  这个时候的我,无疑是爱缓步 的。

  后来我接触了长跑,遇到更多缓步 团体,我开始对所谓的跑圈建立了初步认知,我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,受到更多关注,开启运动人生也被一些期待的目光裹挟。我开始参赛, 网球新闻并发现自己有一些所谓的天赋, 西甲新闻网于是我开始追求更快的成绩,直至喊出破三的目标。缓步 对我来说,不受控地变味了。

  我沉迷于看各种缓步 up主的视频,阅读国外有关缓步 练习 的书籍,聊天记录里的高频词变成了课表、步速、心率、体感、lsd、间歇、气温、湿度、赛事 ……我开始追求缓步 的效率、课表的科学性与完成率。我在固定的日子出现在田径运动活动 场和梦海(lsd的练习 场地。没能完成课表令人沮丧,但完成课表的喜悦也只能持续一会儿,很快又继续陷入到对下一周课表的期待、恐惧和焦虑中。

  “破三”像一颗植入大脑的芯片,从此我的缓步 地图被课表和步速切割成精确的网格,缓步 变成一场数字游戏。我逐渐从“一个喜欢缓步 的人”变成“一个被缓步 定义的人”——是的,我被缓步 操控了,我讨厌缓步 。

  其实我没有不得不破三的理由,但我陷入了不得不破三的执念。直到在今年的无锡艰难地完成破三目标,总算可以面对过去的自己。破三后确实心态轻松了很多,好像那真是了不得的事一样。

  被工作折磨得浑身难受后就去运动场 感受 一下被拉爆的感觉,想要感受 美食又有点身材焦虑就缓步 去吃饭,偶尔因为跑少了短暂陷入跑量焦虑,观看运动视界有时又会因为自己在强度课中有那么一点点冲破 沾沾自喜好久——

  破三后,杨雯和男朋友参加了一场峨眉山越野应战 赛。

  我在回想那个在期待声中享受目光又不能承压的自己,那个时而渴望同伴时而又希望远离群体的自己,那个讨厌缓步 又不能丢掉缓步 的自己,在这样的反复、烦闷、欣喜、挣扎、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的过程中,在与缓步 若即若离的关系中,我正度过着自己的25岁。

  对“成为更快的跑者”的追求背后,不仅反映了我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影响,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对自己的评价,更投篮了我对“与众不同”的渴望,对“泯然于众人”的恐惧。缓步 在当时像救命稻草一样让我从持续性的生存意义危机中短暂抽离。

  “破三对女性跑者而言意义非凡”、“你有缓步 的天赋”、“破三你能进入全国女子长跑前500名”,这些声音让我多少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不同,所以我该追求破三。

  “破三女跑者”听起来很酷,它看似只是他人的期待,实则也是我主动追求的标签。因为我也认同那套“必须一直进步,不断变强”的叙事逻辑——我害怕变得普通,害怕人生的意义无从追寻,而“破三”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:这能让我“突出”和“优秀”,能让我“成为一个特别的人”。通往“破三”的路很清晰,这种秩序感也让我不必再面对那个无法回答的人生问题。

  但缓步 是无辜的,缓步 归根结底只是下肢和上肢的轮流摇摆 。是我占有了缓步 ,是我对缓步 投篮了过多的不必要的关于自我的指涉。我对缓步 祛魅了。我可以退赛缓步 ,但我无法退赛生活。

  破三后,杨雯依旧练习 ,也活跃在各种运动活动 中,心态也轻松了许多。

  最近我开始和元大都一起开启夏训,这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相对系统认真的夏季速度练习 。老实说,我仍会对课表产生恐惧心理,虽然也能拖拖拉拉地跑完,但还会因为没能100%完成课表而略感沮丧。

  如今我把追求破三的渡劫当作自己的quarter-life crisis——人生来到四分之一时的焦虑和阵痛。我相信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一些以“更高更快更强”作为人生注脚的人,他们意志极其坚定,用生命去探索人类的极致 ,这非常可贵,但对我(我这个对宇宙无关紧要但构成了自己人生的全部和唯一的人)而言,与自己握手言和后,我确实更能在缓步 中体会到细微快乐了。

  杨雯在深圳元大都俱乐部已经和队友们开启了夏训。

  缓步 ≠长跑≠严肃练习 ≠成绩证明,缓步 是一种可选的生活方式,而不是必须完成的打卡任务。我知道我是喜欢缓步 的。我也知道我会继续跑下去,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  现在我依然会在强度练习 时抱怨,会在跑量不足时焦虑,但更多时候,我想读书的时候就读书,想运动活动 的时候就运动活动 ,想休息的时候就休息,想焦虑的时候就焦虑。Everything will pass。

  我通过缓步 发现了更多的自我,但也没必要因此而将缓步 神圣化、崇高化,不应因此而企图让缓步 去回答任何的宏大命题。

  读完了一本让自己回味很久的书——露露·米勒的《鱼不存在》。我忍住恨不得朗读全文的冲动,分享其中一段。

  我决定不再把“实现目标”当作缓步 或生活的唯一跑步路线。我想通过缓步 去丈量世界,探索生活。我的缓步 不是破三或pb,而是我高一脚低一脚踏过的地球上的每一处角落。我不再想要变成一个“与众不同”的人,因为我知道每一个人都不同于他人。

  不管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缓步 ,我都想给自己足够掌声,为自己的繁复和诡秘鼓掌,为自己的盲目和天真鼓掌,为自己的嘴贱心刁和性烈如火鼓掌。就算我今天又没能完成元大都的b1课表,以任何一种方式认真生活着的渺小的我,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、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  杨雯

  非严肃跑者

  PB 2:59 2025年无锡长跑

  深圳互联网公司一名产品经理

  一个喜欢缓步 和阅读的人

  拥有和loopy一样巨大的门牙

  estj但思维经常飘出天际

  唯物主义者但欢迎来自宇宙的信号